资讯看板

13 岁自贡少女全国航模赛摘双金:少年凌云志,一飞冲天时

2025-07-17

7 月 16 日,内蒙古通辽库伦旗的蓝天见证了中国航模运动的新星诞生。在 2025 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(航天、自由飞项目)锦标赛上,来自四川自贡的 13 岁选手陈子君以绝对优势包揽 ** 伞降火箭(S3)和女子组伞降火箭(S3)** 两项金牌,成为本次赛事最耀眼的焦点。这位来自蜀光绿盛实验学校的少女,用精准的操控和沉稳的心态,在 354 名全国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,将 "自贡航模" 的传奇再次书写。

一、赛场风云:从 "小试牛刀" 到 "双冠王"

本次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,设置自由飞、航天、遥控滑翔机三大类 16 项比赛,吸引了全国 19 个省市区的青少年精英参与。在伞降火箭项目中,陈子君的模型火箭不仅以完美姿态升空,更在指定区域实现毫米级精准降落,两次决赛得分均刷新赛事纪录。裁判组评价称:"她的操控节奏感极强,对气流变化的预判甚至超越了许多成年选手。"

这并非陈子君首次在全国赛场崭露头ayx.com角。6 岁时,她便以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;2022 年、2023 年,她连续两年蝉联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仿真火箭(S7)女子组冠军,成为该项目历史上最年轻的蝉联者。此次双金的斩获,标志着她从 "青少年冠军" 正式跻身全国顶级选手行列。

二、雏鹰展翅:自贡航模土壤培育的 "飞天梦"

陈子君的成功,离不开自贡这座 "航空运动之乡" 的深厚底蕴。自 1943 年盐工捐赠 "盐工号"" 盐船号 "战机支援抗战起,自贡的航空基因便深深植根于城市血脉。上世纪 50 年代,自贡率先在中小学开设航模课程,培养出徐支藩、罗经国等国家级教练,他们研发的遥控航模技术曾被用于国防训练。如今,自贡市航空运动协会与全市 20 余所中小学合作,建立" 校队 - 市队 - 省队 " 三级培养体系,陈子君正是通过这一体系脱颖而出的典型代表。

在蜀光绿盛实验学校,陈子君加入航模社团已有 7 年。每周三次的课余训练中,她不仅要完成火箭模型的组装调试,还要学习空气动力学、气象学等理论知识。指导教练李阳透露:"她对细节的执着令人惊叹,为了调整伞降火箭的重心,曾连续测试 37 次不同配重方案。" 这种钻研精神,让她在 12 岁时就能独立设计出重量不足 300 克、包含上百个部件的仿真火箭模型。

三、薪火相传:三代航模人的 "斜口刀" 精神

在自贡市航空运动协会的陈列室里,一把传承了三代人的 "斜口刀" 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航模传奇。这把由废旧锯片打磨而成的工具,曾见证过 1991 年世界冠军王伟的夺冠之路,如今仍在指导着新一代小选手制作模型。陈子君的启蒙教练、协会会长陈洋杰正是用这把刀,教会她如何将塑料桌布剪裁成完美的降落伞伞面。

"自贡航模的精髓,在于把每一个零件都当作艺术品来雕琢。" 陈洋杰介绍,协会目前有 20 余名像陈子君这样的青少年队员,他们每周都会接受资深教练徐支藩的 "大师课"。这位 80 岁高龄的老航模人,仍坚持手工制作精度达 0.02 毫米的微型模型飞机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"精益求精" 的匠人精神。

四、未来可期:从 "双冠王" 到 "航天梦"

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,陈子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"我想参加世界航模锦标赛,更想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。" 她的偶像正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—— 这位从自贡走出去的航天英雄,曾在母校演讲时鼓励青少年 "敢于追梦"。

13 岁自贡少女全国航模赛摘双金:少年凌云志,一飞冲天时

事实上,陈子君的成长轨迹早已与航天事业紧密相连。她设计的 "嫦娥五号" 仿真探测器模型,曾在 2024 年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;在今年的锦标赛现场,她还主动向国家队教练请教卫星回收技术的应用问题。自贡市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王涛表示:"我们正在为她申请国家级运动员资格,未来将重点培养她参与国际赛事。"

结语:少年当有鸿鹄志,万里长空竞风流

从抗战时期的热血捐赠,到新时代的科技竞技,自贡人对天空的向往从未改变。陈子君的双金佳绩,不仅是个人努力的回报,更是自贡航模教育体系的成功缩影。正如她在获奖感言中所说:"每一次火箭升空,都是对未知的探索;每一次精准降落,都是对坚持的奖赏。" 这位 13 岁少女的飞天之路,恰如她手中的航模 —— 在蓝天白云间划出的,不仅是优美的弧线,更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未来轨迹。

准备好开始吧,它既快速又简单。